PACK产品开发与设计(6):动力电池系统集成技术
本合集旨在深入剖析PACK设计相关技术,从基础理论到典型案例,提供干货满满、实用的独家电池包设计秘籍。无论你是行业新手,还是资深从业者,这个合集都继续您提供满满的干货,感谢关注~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电动汽车最重要的能量载体,其性能决定了车辆的驾驶感受、续航和充电时间等。然而,动力电池的性能却不仅仅是一个好电芯就能决定的,如何把电芯、传感器、结构件高效、安全、可靠地集成为一个PACK系统。
对于传统油车,其提供能源的油箱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少,而动力电池涉及的领域却非常多(多学科交叉),包括电化学、材料、机械、电子电气、软件、流体、传热等。其核心技术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机:机械性能
动力电池包首要考虑点就是机械性能。PACK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振动和冲击载荷下,不发生形变和功能异常,在碰撞、挤压、翻滚、跌落等事故状态下,有足够的保护。
传统的MTP方案,就像给手机带了个保护套,不仅占空间,还导致PACK能量密度难以提高。目前,主流PACK设计方案已经逐渐向CTP方案发展,并且CTC方案也在进一步研发。
(2)电:电子和电气
电气:电动汽车瞬时功率可达到几百千瓦,电压范围从几十伏特到几百伏特,电流也可以达到正负几百安培,因此对导体截面积、连接阻抗、发热、绝缘、老化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电子:需要电池管理系统(BMS)采集系统的电压、电流、温度等数据,进行复杂的计算,与整车其他部件进行通信,完成特定的功能,实时判断系统的运行边界,控制系统的异常状态等。
(3)热:热管理集成
热管理系统需要考虑4个方面的问题:加热、散热、保温、热均衡。
冬季加热;夏季散热。总之,保证电池稳定工作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最佳工作范围10~40℃)
(4)化:电化学机理
化学反应的数量规模,决定了电池的充放电能量(产生的电子数量);
化学反应的快慢,决定了电池的充放电速度;
化学反应的可控与不可控,决定了电池安全性;
化学反应的可逆程度,决定了电池的寿命。
免责声明:个人能力有限,如有错误之处,欢迎指出~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所用图片、文字部分来源自网络,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将立即删除,无任何商业用途!
原文标题 : PACK产品开发与设计(6):动力电池系统集成技术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