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绕不开的电池事故,爱玛、雅迪、九号、新日格局生变
【摘要】随着两轮电动车保有量的激增,电池隐患引发的安全危机正悄然蔓延。
电动两轮车行业正在迅速走向合规化洗牌。
然而,充电设施的供需失衡、增重策略与轻量化趋势的冲突仍表明,行业这场变革远未到终局。
技术提升上,真正解决市场风险迫在眉睫,这是场新势力冲刺与传统厂商转身的竞速之战。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ndrew_7251,深入交流更多新能源行业新进展。市场与项目咨询、人才服务、决策研判,添加Aristodemus0403。
以下为正文:
01
烈火中的行业警示
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短途出行的重要工具多年,但销售规模的庞大却并没有解决一场场烈火。
2024年5月30日,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2024年已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0051起,造成35人死亡,近3年相关火灾起数年均增长20%。
近期,国家消防救援局的例行发布会数据显示,2024年5月至12月,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9175起,造成6人死亡、15人受伤;25年一季度,全国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863起,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
这一官方数据仅是对已报警的电动车火灾事故的统计,真实的数值可能更大。这一背景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相关部门大力开展违规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
相比整治前,每月每百万辆电动自行车火灾数量由5.6起下降至目前的2起左右,电动自行车亡人火灾得到有效遏制,但总体来看,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仍不是小数目。
消防通报的事故原因大多是电池故障引起的热失控,这是一个大家意识到许久、持续发生、但一直难以根治的问题,背后则是电池生产质量、人为或意外撞击、老旧损伤的积累、使用寿命等复杂因素。
星恒电源董事长冯笑在接受财新采访时表示,2018年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退役元年,从2019年起,国内电动自行车火灾就开始大幅增加,大概率是因为汽车退役锂电池成批量流入了电动自行车市场。
这一点也得到数据层面的印证,GGII统计显示,2018年动力电池的总报废量达7.4万吨,但正规渠道的回收量只有5472吨,占比仅7.4%。
但国内首批汽车电动电池的品质并不完美,由回收的汽车废旧电芯翻新组装而成的劣质锂电池性能更是极不稳定,更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风险。
技术普惠与安全标准的失衡之下,整改正在成为二轮电动整车厂绕不开的问题。
02
厂商自救与政策发力
在近年出现的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中,爱玛、雅迪等国产知名品牌频频陷入舆论漩涡,或是考虑到声誉问题,相关整车厂也开始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担责。
2024年6月,新日、雅迪、爱玛、绿源四大品牌在江苏省电动车协会的牵头下联合发起“抵制劣质锂电池”倡议,呼吁全行业规范梯次利用、打击非法改装。
其中,雅迪、爱玛、绿源、小牛、九号等企业将星恒电源列为核心电池供应商,通过绑定这一率先通过GB 43854国标检测的电池厂,向市场释放出企业增强电池质量安全的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安防技术升级方面,星恒是行业内创新性首推FireAID防火装置,能够在极端情况下,确保电池100%不起明火,不发生二次灾害,通过差异化技术挤压劣质产品生存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除电动车领域的原有电池与主机厂外,宁德时代与ATL合资成立的新能安也正将储能技术引入两轮车领域。
公司的坤元锂电与48V30Ah锂电已适配九号E300P MK2与MMAX2 110P两款车型,据悉,新能安48V30Ah锂电池可以实现108-118km超长续航,且具有-20℃至70℃宽温域性能。
不论是市场的低价渗透,还是追求安全性能的提升,头部二轮电动车绑定头部电池厂商已成为其自救的必然选择。
另一边,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等部门已经组织修订与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761-2024《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已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并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值得关注的是,文件明确电动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超过整车质量的5.5%,强化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性能要求;新国标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提升至63kg,增加续航里程及实用性;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落实互认协同及“一车一池一充一码”。
以上政策都在限制劣质电池使用、电动车随意改装与装置易燃程度上起到行业规范与限制作用,此外,放宽限重也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在购买铅蓄电池与锂电池的选择灵活性。
03
行业格局生变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4000元以下的二轮电动车市场由传统品牌雅迪、爱玛主导,4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则由九号领跑,连续两年销量第一。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值得关注的是,新国标要求二轮电动车增加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同时,行业内为避免劣质电池而采取的以旧换新补贴活动也在倒逼企业的技术升级,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当前,哈啰、九号等头部厂商正在通过物联网、5G通信、北斗定位等技术构建车机系统,打造车辆状态监测、远程控制、OTA升级等基础功能。
技术分化下,行业整体的业绩也呈现分化状态,以雅迪控股、新日股份等为代表的传统巨头面临增长瓶颈,而以九号公司为代表的新势力则走出了新行情。
各公司近年收入同比增速 图片来源:方正证券研报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电动两轮车的行业“一哥”,上一年初南京电动自行车起火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雅迪的安全信任危机,在国家标准调整下,公司加速现有型号库存清仓,若干现有型号产品售价降低。
由此,2024年,雅迪全年营收282.36亿元,同比下滑18.8%;净利润12.72亿元,同比下降51.8%,毛利率也进一步走低。
另一巨头爱玛科技虽在去年实现了营收利润的双增长,但业绩增速也出现了放缓迹象,24年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了近两年来的首次下滑。
二轮电动车市场的智能化转型,正在冲击雅迪、新日、爱玛等老牌企业长期依赖的“低价+渠道”模式。
对比之下,新锐品牌反而取得了更为亮眼的业绩表现。
据年报,九号公司2024年实现总营收141.96亿元,同比增长38.87%,实现归母净利润10.84亿元,同比增长81.29%,其中电动两轮车合计销量约260万台,同比2023年增长70.38%。
出海方面,头部二轮电动车企业都不敢错过这个第二曲线,当前,雅迪已在越南、印尼建厂,爱玛也启动了印尼生产基地,九号则在欧洲推行电助力单车并设立子公司。
随着新国标在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两轮电动车行业将正式进入从野蛮生长到合规化洗牌的下半场。
04
尾声
安全一直是出行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当前,充电位与电动车保有量严重失衡的现象频发,供需缺口仍然大面积存在,若无充足的充电桩供应,入户充电禁令的颁布也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在全球电动轻量化的市场发展方向之下,我国两轮电动车企业走到了需要放慢脚步的阶段。
技术提升上,真正解决市场风险迫在眉睫,这是场新势力冲刺与传统厂商转身的竞速之战。
原文标题 : 如何解决绕不开的电池事故,爱玛、雅迪、九号、新日格局生变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登录
手机
验证码
手机/邮箱/用户名
密码
立即登录即可访问所有OFweek服务
还不是会员?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其他方式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