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动力电池月报|2025年4月:产业持续高增,结构分化显现
芝能科技出品 2025年4月,中国动力与其他电池市场延续增长势头,产销同比增幅显著,出口继续扩张。 但在增长表象下,装车量环比下滑、三元电池份额持续萎缩,揭示产业链内部正在经历技术路径与市场结构的深度调整
-
-
LG新能源2025年一季度财报:降本增效、扭亏为盈
芝能科技出品LG新能源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6.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2%,营业利润3,750亿韩元,扭亏为盈,包含4,580亿韩元IRA税收抵免。面对整车企业保守库存策略和全球政策变动,通过成本控制、北美产能优化及新市场开拓实现盈利
-
探秘锂离子电池---虚容VS全容工艺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差异(一)全容工艺:精准标定真实容量全容工艺就像是给锂离子电芯进行一场严格的 “体能测试”。在锂离子电芯生产的后段分容环节,会通过完整的充放电循环,通常是以 0.5C 恒流充电至截止电压,再以相同电流放电至截止电压
-
探秘锂离子电池---边电压异常影响
边电压异常对电芯的影响性能折损边电压异常会直接导致电芯的性能大打折扣。首先,电池容量会明显下降,就好比一个原本能装 1 升水的杯子,因为边电压异常,现在只能装 800 毫升甚至更少 。这是因为边电压异
-
探秘锂离子电池---边电压异常实例剖析
案例一:某型号电池电压过高问题某知名锂电厂:一批新生产的某型号电池在检测过程中出现了部分电池在满电静置后,单串或几串电压明显偏高,而其他单体电压正常。技术人员首先怀疑是电压采集设备出现了故障,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
-
钠电池“钠么厉害”?揭秘聚阴离子化合物
聚阴离子化合物是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核心成员,由四面体型阴离子单元(如磷酸根PO、硫酸根SO)与过渡金属多面体通过强共价键构成三维网络结构。其原理在于:阴离子基团(如P-O键)通过“诱导效应”提升过渡金属的氧化还原电位,从而拉高电池工作电压(可达3.4V以上)
-
三星SDI危机!业绩下滑,站在动力电池战略的十字路口
芝能科技出品 2025年第一季度,三星SDI录得34%的营收同比下滑和连续两个季度的营业亏损,在动力电池领域的严峻挑战。 随着市场对高能量密度产品如4680圆柱电池的需求持续升温,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三星SDI正面临产品策略、产能布局和成本控制多重压力
-
宁王“钠新”来袭,钠离子储能“上位”
从落入低谷到重回牌桌,钠离子储能正从“备胎”走向台前。文 / NE-SALON新能荟 4月21日,宁德时代推出首个钠离子电池品牌——“钠新”,并推出三款动力电池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一款蓄电池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
极片NMP残留如何影响电芯性能?
当NMP残留突破安全阈值,极片表面悄然发生的副反应将引发连锁危机——从SEI膜结构破坏到电解液分解产酸,从粘结剂异常迁移到锂离子传输受阻。本文基于产线实测案例,深度解析干燥梯度控制、环境湿度监测等五大工艺管控方案,破解溶剂残留对电芯性能的致命威胁
-
锂电常见异常实例分析---涂布气泡
一、涂布气泡对电芯性能的双重威胁(一)显著降低电池核心性能某锂电厂实测数据显示,当负极片气泡比例达到 40% 时,电池在 500 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较无气泡电池下降 15% 以上,且放电平台明显衰减,说明气泡区域的锂离子嵌入 / 脱出效率显著降低,严重影响电池长期使用性能
-
隔膜涂陶瓷的作用是什么?隔膜的陶瓷对正极还是对负极分别有什么优缺点?
之前发表了一篇文章(锂电池隔膜陶瓷层要对着正极还是负极?),引起了大家的积极讨论,收获很大。今天特地重新整理了隔膜涂覆陶瓷对正负极片的优缺点与大家讨论。一、隔膜涂陶瓷的作用1.增强热稳定性陶瓷涂层(如AlO、SiO)熔点高,可抑制基膜(PE/PP)在高温下的收缩,降低热失控风险
隔膜涂陶瓷 2025-04-29 -
锂电池中阴极,阳极和正极,负极是怎么对应的?
锂电池中阴极、阳极与正极、负极的对应关系及命名逻辑如下:一、对应关系放电时(电池作为电源工作):正极 =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负极 =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充电时(电池作为电解池被充电
-
充电快=伤电池?揭秘快充背后的技术真相!
充电快真的伤电池吗?高电流引发的析锂、寿命缩短、热失控风险确实存在,但通过智能分段充电、材料工艺革新及三电极监控技术,这些隐患正被精准破解。本文将深度解析快充背后的技术攻防战——如何在速度与安全间找到
-
锂电常见实例分析---涂布划痕
导语涂布划痕就像电池的“隐形杀手”——看似不起眼,却能让电芯内阻飙升、循环寿命腰斩!本文将直击 涂布划痕的4大真凶,并给出产线验证过的 5大根治方案,文末附赠 预防自检清
-
特斯拉——Cybertruck PCS2 电源转换系统
芝能智芯出品特斯拉Cybertruck的电源转换系统(PCS2)代表了电动汽车电力电子领域的重大突破,其800V/48V架构、单板设计和平面变压器等创新技术,提升了功率密度和效率,还实现了与竞争对手相当的制造成本
-
半导体技术,背面供电设计进入量产期
芝能智芯出品背面供电(Backside Power Delivery Network, BPDN)作为一项突破性技术,被认为是CMOS缩放的下一阶段驱动力。通过将电源网络从晶圆正面转移到背面,显著提升了功率效率、开关速度和信号布线资源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电压降和电源噪声
-
惠州首富卖电池,年入40亿
锂电、储能行业的寒冬还未结束。逆周期扩张的企业,已遭到了“惩罚”。 随着拐点将至,行业的头部企业有望率先跑完“长夜”。 4月18日,锂电龙头企业亿纬
-
通快霍廷格领跑,盘点射频电源领域实力TOP 5
“芯”原创 — NO.61 射频电源采购市场空间仍颇为客观。 作者 | 阿牛 出品 I 芯潮 IC ID I xi
-
锂电异常实例分析---注液溢液
电芯化成注液溢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注液量过多如果在注液过程中,注入的电解液量超过了电芯的设计容量,过多的电解液在化成过程中就容易溢出。这可能是由于注液设备的精度问题,或者是操作人员对注液量的控制不当导致的
-
锂电池焊后铝壳内凹变形的原因分析和改善措施
方形铝壳电池顶盖周边焊工序经常会出现焊接之后铝壳发生内凹变形,今天做一个简单的分析。问题根源分析铝壳焊接变形主要有下面3点:热输入不均:焊接热积累导致盖板与壳体熔合区温差收缩差异;材料特性:铝合金线膨胀系数大,焊缝区残余应力释放引发塑性应变;夹具压紧不足:壳盖间隙或台阶值超差导致焊后收缩不协调
-
锂电池容量为何突然跳水?六大失效模式深度解析
锂电池容量跳水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1.负极界面失效SEI膜动态破坏重组:在循环初期,SEI膜的结构破坏和再生成过程会持续消耗活性锂,导致可逆容量快速下降。锂枝晶析出:在低温、过充或N/P比不足(负极设计容量偏低)时,锂离子在负极表面沉积形成枝晶,后续循环中引发内短路,直接导致容量断崖式下跌
-
动力电池快充,储能电池要长寿?一文说透两大电池的4层差异链
1. 应用场景不同2. 设计要求与性能指标对比3. 系统集成与制造工艺差异冷却方式动力电池:液冷为主(高速充放电发热量大,需快速散热)。储能电池:自然冷却或风冷(散热压力较小,成本优先)。串并联规模动力电池:多为小模组串联(如100V以内,适配车辆电气系统)
-
锂电、半固态、固态电池终极对决(二)
一、产业竞争格局:巨头押注与新势力突围车企阵营:技术路线分化在这场电池技术的变革中,车企们纷纷根据自身的战略规划和技术储备,选择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丰田作为汽车行业的巨头,一直以
-
NXP芯片的新一代12V BMS汽车锂电池方案
芝能智芯出品世平集团推出基于恩智浦多款芯片的12V BMS(电池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以NXP的S32K312 MCU、MC33772C电池控制IC为核心,支持电压、电流、温度监测、SOC估算和被动均衡等关键功能,并达到ASIL-B安全等级标准
-
-
锂电池的电压由什么决定的?
锂电池的电压特性由正负极材料的本征化学势差奠定基础,实际表现则受内部极化与内阻、荷电状态、材料与电解液特性以及工作条件等多维度因素协同调控,体现了电化学体系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耦合。锂电池的电压主要由以下
-
-
锂电常见异常实例分析---涂布打皱
锂电涂布打皱异常实例分析及解决方案(后面多图实例)涂布打皱是锂电极片生产中的高频缺陷,直接影响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以下结合典型案例,解析打皱成因与对策:一、涂布打皱的典型形态及危害褶皱类型形貌特征对
-
电池VS油箱:拆解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安全生死局
前不久,一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的小米SU7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高速行驶。因前方施工路段改道,车辆检测到障碍物后虽发出提醒并自动减速,驾驶员随后也接管进入人驾状态,但最终车辆仍以约97km/h的时速与隔离带水泥桩猛烈碰撞,这场惨烈事故致使3人不幸遇难
-
新国标要求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工信部官方解读来了
针对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工信部4月14日发布官方解读。由于该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那就意味着所有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必须严格遵守
-
“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官方解读发布
在电动汽车起火和爆炸事件时有发生的今天,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可靠已经成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中之重。4月15日,工信部官微发布了关于《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标的“一图看懂
-
不允许起火和爆炸,最新动力电池国标出台
4月3日,工信部正式发布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新规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新国标首次将&ld
动力电池国标 2025-04-14 -
中创新航财报解读:第二梯队终于要赚钱了
【摘要】储能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水区大战,疯狂扩张的产能与愈演愈烈的亏损相伴而生,储能企业正陷入生死竞速。这场储能血战之中,位列第二梯队的中创新航却有了要赚钱的迹象。中创新航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277.52亿元,年内利润由23年末的4.37亿元增至24年末的8.44亿元,暴涨93.0%
-
光伏电池厂商,如何逃离“生死劫”
2024—2025年,全球光伏行业经历深度调整周期,电池片企业作为产业链中游的“夹心层”,承受着上下游双向挤压的生存压力。中润光能、钧达股份等头部企业2024年亏损均超10亿元,润阳股份资产负债率逼近80%,行业产能利用率跌破60%
光伏 2025-04-10 -
曾毓群走向台前:宁德时代用换电“硬刚”闪充
出品 | 子弹财经作者 | 魏帅编辑 | 冯羽美编 | 倩倩审核 | 颂文宁德时代企业发展的起伏,似乎与曾毓群的露面次数负相关。2021年时,宁德时代连续五年站在了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的榜单首位,上市三年市值即突破万亿元,成为创业板首个突破万亿市值的公司
宁德时代 2025-04-10 -
无极耳电池与传统极耳电池对比:从材料到工艺的技术跃迁
本文主要介绍无极耳电池与传统极耳电池的差异。1. 无极耳的含义传统极耳设计: 电池正负极通过焊接单个或多个金属薄片(极耳)引出电流,通常传统圆柱电池(如18650)具有正、负极耳各一个。电流路径长,内阻较高;局部电流密度过大,导致热管理难度高
-
锂电池的未来:插层化学撑起现在,转化化学颠覆未来
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高层论坛上指出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想突破500Wh/kg,锂电池的反应机制就从插层化学变成了转化化学。锂离子电池中的插层化学(Intercalation
-
锂电、半固态、固态电池终极对决:谁将主宰新能源未来?
一、动力电池技术格局重构:从液态到固态的进化之路传统锂离子电池:成熟与瓶颈的共生传统锂离子电池凭借着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市场上的主流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方面,尽管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断努力,通过优
-
VDA vs MEB:两电池模组标准谁更胜一筹?
VDA和MEB是新能源动力电池模组的两种主要类型,这篇文章简单介绍了VDA和MEB的差异。1. VDA定义:VDA(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标准是针对动力电池的尺寸规格规范,主要用于约束欧洲汽车企业对电芯尺寸的统一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