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离子交换膜材料
-
无极耳电池与传统极耳电池对比:从材料到工艺的技术跃迁
本文主要介绍无极耳电池与传统极耳电池的差异。1. 无极耳的含义传统极耳设计: 电池正负极通过焊接单个或多个金属薄片(极耳)引出电流,通常传统圆柱电池(如18650)具有正、负极耳各一个。电流路径长,内阻较高;局部电流密度过大,导致热管理难度高
-
王者再进化!“尼龙膜王”中仑新材成功研发固态电池专用BOPA
导语: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竞逐固态电池这一"黄金赛道"的关键时刻,中国新材料企业再次实现关键突破。中仑新材(301565.SZ,简称“中仑新材”)旗下长塑实业成功研发出固态电池专用BOPA(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这在行业尚属首例
-
探秘锂离子电池--中国锂电崛起之路
一、技术探索期(1990s-2005年)1990年代初技术萌芽:中科院物理所启动锂离子电池基础研究,首次实现钴酸锂正极材料实验室制备。1997年首个产业化尝试:95年比亚迪成立,97年以镍镉电池起家,后转型研发锂电池(2000年推出首款锂离子电池)
-
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用到的圆形磁棒和方形磁棒有啥区别?
在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中,圆形磁棒和方形磁棒的主要区别体现在结构设计、应用场景及工艺适配性等方面。以下是两者的具体差异分析:1.结构设计与磁场分布圆形磁棒:通常采用圆柱形结构,磁场分布更均匀,适用于需要对称磁场覆盖的场景
-
探秘锂离子电池突破瓶颈---快充技术
快充技术:解决 “电量焦虑” 的救星?在上上...篇,弹弓介绍了目前锂离子电池瓶颈:主要有:固态电池量产商业化,解决安全问题;超快充技术,解决里程焦虑问题;低温电解液自加热,解决低温电池循环性能问题;资源可持续技术等
-
探秘锂离子电池突破瓶颈
补锂设备一览(一)设备类型与原理在锂离子电池补锂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补锂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的补锂设备类型多样,工作原理也各有特点。化学法设备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补锂设备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化学试剂与电极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补锂
-
探秘锂离子电池突破瓶颈---补锂电芯表现
补锂后的电芯表现(一)优点显著补锂技术给电芯性能带来了诸多积极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能量密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传统锂离子电池中,由于首次充电时形成 SEI 膜等原因造成的锂损耗,使得电池无法充分发挥其理论容量
-
探秘锂离子电池突破瓶颈---补锂技术关键
补锂技术的关键控制点(一)材料兼容性难题在补锂技术中,材料兼容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尤其是金属锂的使用面临诸多挑战。金属锂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这使得它与生产环境、常规溶剂、粘结剂以及热处理过程等都难以兼容
-
探秘锂离子电池--锂电池瓶颈
1、高能量密度与材料体系的突破痛点:现有锂离子电池(三元锂、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论极限(约300-350 Wh/kg),难以满足电动汽车、航空等领域对更长续航的需求。技术缺口:固态电池:固态电
-
-
钠离子电池是否能够颠覆能源存储格局
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近年来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分析,全球范围内,预计到2026年,钠离子电池需求将达116GWh
-
宁德时代2022年将投产一条钠离子电池产线
据媒体报道,宁德时代董事长助理孟祥峰本周透露,明年宁德时代将有一条钠离子电池产线投入生产。据悉,今年7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在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问世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加速
钠离子电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我国钠离子电池行业企业数量较少,拥有相关专利技术的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公司主要包括宁德时代(300750)、中科海钠、钠创新能源、鹏辉能源(300438)、欣旺达(300
-
原材料不足,动力电池如何突破产业瓶颈?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一环。经过多年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迅速,当前动力锂电池产业化进程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更是提出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重点突破高安全动力电池等重要技术
-
专利布局揭晓钠离子电池哪家强
自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发布会后,钠离子电池热度可谓只增不减,这从钠电池概念股的翻倍上涨便能直观反映。但是宁德时代却并非第一个量产钠电池的品牌。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海钠)依托中国科学院
钠离子电池 2021-09-01 -
钠离子电池为何能成为市场新宠?
“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储能”“新能源”是今年的几大热词,与此相关,不得不提到被业内称为“白色石油”的锂。然而,如今“有‘锂’走天下,无 ‘锂’寸步难行”的格局或许即将被打破。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云论坛上
-
宁德时代获钠离子电池专利授权
IT之家 8 月 9 日消息 8 月 6 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钠离子电池”专利授权,公开号为 CN111525099B,申请日期为 2019 年 2 月。企查查专利摘要显示,该申请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及电解液
-
锂资源不够,钠离子电池要取而代之?
早在1870年,法国预言家作家凡尔纳就在《海底两万里》中,首次提出了钠电池的构想:“鹦鹉螺号”通过取得海水中的电解质钠,制成钠电池作为能源。150年过去,书中预言的电击枪、潜水服、海底隧道一一实现,但钠电池潜水艇始终进展不大
-
钠离子电池或将在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动力锂电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孚能科技(688567)、亿纬锂能(300014)、国轩高科(002074)、澳洋顺昌(002245)、鹏辉能源(300438)、欣旺达(300207)
-
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并肩作战
撰稿丨采编部或许,要干掉化石能源这个“碳中和”的“敌人”,仅仅靠锂离子电池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今锂电池的“战友”——钠离子电池,正迅速加入队列。7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了公司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认为
-
电池负极材料企业尚太科技要IPO了!
电车汇消息:7月1日,尚太科技首次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计划募资15.44亿元用于尚太科技北苏总部产业园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而根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度
-
新宙邦vs天赐材料,谁更胜一筹?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从造车新势力,到传统主机厂,到一线、二线电池厂商,再到隔膜、正负极材料(接下去还将继续延展到设备厂商板块),过去一年我们对新能源电动车这条黄金赛道的覆盖,已经基本形成了体系
-
电动车负极材料江湖水有多深?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这是一篇枯燥的行研内容,字数破万,系公开信息的逻辑性归拢,意在自上而下地对动力电池负极体系做一审视。其中的”下“,我们选取的标的是201
-
欧洲电池材料再利用和回收提上日程
鉴于运输业脱碳的紧迫性,电池是通往无碳道路运输体系的最佳途径,也是支撑道路车辆向零排放过渡的关键技术,将使该行业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随着BEV在欧洲取代传统汽车,未来几年对电池和锂、镍、钴等原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
宁德时代为何入局钠离子电池?
2021年5月21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公司股东大会上透露将于今年7月前后发布钠离子电池。国内钠离子电池制造商中科海钠科技责任有限公司(中科海钠)曾表示,截至2020年,全球已约有20多家企业从事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
-
LG能源解决方案斥资1000万美元采购电池材料
盖世汽车讯 6月8日,韩国电池制造商LG能源解决方案表示,已以120亿韩元(约1,080万美元)收购澳大利亚化学公司Queensland Pacific Metals(QPM)7.5%的股份,以便为该公司提供稳定的电池关键金属供应
-
市值破1万亿,宁德时代即将发布钠离子电池
5月最后一个交易日(5月31日),宁德时代(300750)股价开盘一度大涨近5%,逼近430元,成为创业板首家市值突破万亿的公司。截至当日收盘,报434.1元/股,收涨5.98%,最新市值1.01万亿
-
锂离子电池还没搞清楚,又要搞钠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还没搞清楚,又要搞钠离子电池了?继前阵子的固态电池和石墨烯电池之后,近期钠离子作为电池行业的热点,突然从幕后走向前台。博主有留意到:一些证券公司的行业分析团队近期在密集调研一些与钠离子电池相关的标的公司
-
锂离子电池中或将应用新型纳米材料
导读:国际研究团队将铜、铁和氧化铁制成的多孔纳米结构微球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据称,这种新技术的容量是基于石墨阳极的电池的三倍。该新型材料由铜、铁和氧化铁制成的多孔纳米结构微球组成,配方为Cu0.4Zn0.6Fe2O4
-
“狂奔”中的SKI蓄势待发 强化电池材料自供能力
撰稿丨杨志廷在文章《观察 ▏进击中的“榜眼”LG新能源》及《机遇与挑战并存!增速81%的三星SDI未来市场表现将如何?》中,我们陆续介绍了韩国动力电池企业LG新能源和三星SDI近年来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发展情况
-
锂电池产业链前端分析——前驱材料
作者:江峰2021年开年,特斯拉再次用疯狂降价轰动了整个汽车界,并在二级市场引爆了新能源板块。1月1日,特斯拉宣布中型SUV Model Y中国国产版正式发售。其中,Model Y长续航版起售价为33.99万元,下调14.81万元;高性能版起售价为36.99万元人民币,下调16.51万元
-
-
打破封锁与围堵 设备与材料进步塑造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在实现教育兴国、科技强国的漫漫征途中,纵然有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高光时刻,自然也就会有奋力前行、步履沉重的彷徨时刻。得以于广大科技界人士的大力推动,我国科技巨轮正在乘风破浪,驶向广袤无垠的世界经济之海
-
固态电池技术取得新突破,可使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增加一倍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设法使用常见的工业聚合物来制造固体电解质,从而为固态锂电池能量密度翻倍打开了大门,这种固态锂电池在过热时不会爆炸或着火。迪
-
韩国研发出燃料电池阴离子交换膜材料
近日,韩国化学研究所材料研究部李章勇博士团队开发了作为阴离子交换材料的粘合剂和分离膜的制造技术,该阴离子交换材料将被应用于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电动自行车代步功能凸显:锰酸锂材料用量或有所提升
二季度以来,动力市场受到补贴退坡影响,行业发展进入调整期。而曾处于市场边缘地位的小动力市场,逐渐开始受到更多行业参与者的关注,而这其中又以电动自行车行业为代表。随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发布,越来越多的锂电企业重新进入这个蓝海市场
-
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现状:电化学储能&铁塔基站带来巨大需求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销售收入达到1727亿元,比2017年的1589亿元,同比增长8.7%。
锂离子电池 2019-04-29 -
爆炸事故频发:锂离子电池优势地位或将受到威胁
据彭博社报道,又一起锂离子电池爆炸事故发生,这次是美国的一个储能厂。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报道称,由于锂电池问题,韩国发生了至少21起火灾。
锂电池 2019-04-26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材料回收率提升至80%
据外媒报道,欧洲能源公司Fortum的一种新解决方案使电动汽车电池的材料可回收率提升至80%,如钴、镍、锂等。这一技术将使动力电池行业所消耗的大量稀缺金属重新利用,并减少开采部分稀有金属的需要,保持行业可持续发展。
电动材料回收率 2019-04-16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23日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研华嵌入式核心优势,以Edge AI驱动机器视觉升级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在线会议观看回放>>> AI加速卡中村田的技术创新与趋势探讨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