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
-
探秘锂离子电池--中国锂电崛起之路
一、技术探索期(1990s-2005年)1990年代初技术萌芽:中科院物理所启动锂离子电池基础研究,首次实现钴酸锂正极材料实验室制备。1997年首个产业化尝试:95年比亚迪成立,97年以镍镉电池起家,后转型研发锂电池(2000年推出首款锂离子电池)
-
锂离子电池生产中用到的圆形磁棒和方形磁棒有啥区别?
在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中,圆形磁棒和方形磁棒的主要区别体现在结构设计、应用场景及工艺适配性等方面。以下是两者的具体差异分析:1.结构设计与磁场分布圆形磁棒:通常采用圆柱形结构,磁场分布更均匀,适用于需要对称磁场覆盖的场景
-
探秘锂离子电池突破瓶颈---快充技术
快充技术:解决 “电量焦虑” 的救星?在上上...篇,弹弓介绍了目前锂离子电池瓶颈:主要有:固态电池量产商业化,解决安全问题;超快充技术,解决里程焦虑问题;低温电解液自加热,解决低温电池循环性能问题;资源可持续技术等
-
探秘锂离子电池突破瓶颈
补锂设备一览(一)设备类型与原理在锂离子电池补锂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补锂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的补锂设备类型多样,工作原理也各有特点。化学法设备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补锂设备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化学试剂与电极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补锂
-
探秘锂离子电池突破瓶颈---补锂电芯表现
补锂后的电芯表现(一)优点显著补锂技术给电芯性能带来了诸多积极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能量密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传统锂离子电池中,由于首次充电时形成 SEI 膜等原因造成的锂损耗,使得电池无法充分发挥其理论容量
-
探秘锂离子电池突破瓶颈---补锂技术关键
补锂技术的关键控制点(一)材料兼容性难题在补锂技术中,材料兼容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尤其是金属锂的使用面临诸多挑战。金属锂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这使得它与生产环境、常规溶剂、粘结剂以及热处理过程等都难以兼容
-
探秘锂离子电池--锂电池瓶颈
1、高能量密度与材料体系的突破痛点:现有锂离子电池(三元锂、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论极限(约300-350 Wh/kg),难以满足电动汽车、航空等领域对更长续航的需求。技术缺口:固态电池:固态电
-
-
钠离子电池是否能够颠覆能源存储格局
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近年来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分析,全球范围内,预计到2026年,钠离子电池需求将达116GWh
-
宁德时代2022年将投产一条钠离子电池产线
据媒体报道,宁德时代董事长助理孟祥峰本周透露,明年宁德时代将有一条钠离子电池产线投入生产。据悉,今年7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平。在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问世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加速
钠离子电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我国钠离子电池行业企业数量较少,拥有相关专利技术的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公司主要包括宁德时代(300750)、中科海钠、钠创新能源、鹏辉能源(300438)、欣旺达(300
-
专利布局揭晓钠离子电池哪家强
自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发布会后,钠离子电池热度可谓只增不减,这从钠电池概念股的翻倍上涨便能直观反映。但是宁德时代却并非第一个量产钠电池的品牌。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海钠)依托中国科学院
钠离子电池 2021-09-01 -
钠离子电池为何能成为市场新宠?
“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储能”“新能源”是今年的几大热词,与此相关,不得不提到被业内称为“白色石油”的锂。然而,如今“有‘锂’走天下,无 ‘锂’寸步难行”的格局或许即将被打破。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的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云论坛上
-
宁德时代获钠离子电池专利授权
IT之家 8 月 9 日消息 8 月 6 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钠离子电池”专利授权,公开号为 CN111525099B,申请日期为 2019 年 2 月。企查查专利摘要显示,该申请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其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离膜及电解液
-
锂资源不够,钠离子电池要取而代之?
早在1870年,法国预言家作家凡尔纳就在《海底两万里》中,首次提出了钠电池的构想:“鹦鹉螺号”通过取得海水中的电解质钠,制成钠电池作为能源。150年过去,书中预言的电击枪、潜水服、海底隧道一一实现,但钠电池潜水艇始终进展不大
-
钠离子电池或将在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动力锂电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孚能科技(688567)、亿纬锂能(300014)、国轩高科(002074)、澳洋顺昌(002245)、鹏辉能源(300438)、欣旺达(300207)
-
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并肩作战
撰稿丨采编部或许,要干掉化石能源这个“碳中和”的“敌人”,仅仅靠锂离子电池还是远远不够的,如今锂电池的“战友”——钠离子电池,正迅速加入队列。7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了公司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认为
-
宁德时代为何入局钠离子电池?
2021年5月21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公司股东大会上透露将于今年7月前后发布钠离子电池。国内钠离子电池制造商中科海钠科技责任有限公司(中科海钠)曾表示,截至2020年,全球已约有20多家企业从事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
-
市值破1万亿,宁德时代即将发布钠离子电池
5月最后一个交易日(5月31日),宁德时代(300750)股价开盘一度大涨近5%,逼近430元,成为创业板首家市值突破万亿的公司。截至当日收盘,报434.1元/股,收涨5.98%,最新市值1.01万亿
-
锂离子电池还没搞清楚,又要搞钠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还没搞清楚,又要搞钠离子电池了?继前阵子的固态电池和石墨烯电池之后,近期钠离子作为电池行业的热点,突然从幕后走向前台。博主有留意到:一些证券公司的行业分析团队近期在密集调研一些与钠离子电池相关的标的公司
-
锂离子电池中或将应用新型纳米材料
导读:国际研究团队将铜、铁和氧化铁制成的多孔纳米结构微球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据称,这种新技术的容量是基于石墨阳极的电池的三倍。该新型材料由铜、铁和氧化铁制成的多孔纳米结构微球组成,配方为Cu0.4Zn0.6Fe2O4
-
固态电池技术取得新突破,可使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增加一倍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设法使用常见的工业聚合物来制造固体电解质,从而为固态锂电池能量密度翻倍打开了大门,这种固态锂电池在过热时不会爆炸或着火。迪
-
韩国研发出燃料电池阴离子交换膜材料
近日,韩国化学研究所材料研究部李章勇博士团队开发了作为阴离子交换材料的粘合剂和分离膜的制造技术,该阴离子交换材料将被应用于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现状:电化学储能&铁塔基站带来巨大需求
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中国锂离子电池销售收入达到1727亿元,比2017年的1589亿元,同比增长8.7%。
锂离子电池 2019-04-29 -
爆炸事故频发:锂离子电池优势地位或将受到威胁
据彭博社报道,又一起锂离子电池爆炸事故发生,这次是美国的一个储能厂。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报道称,由于锂电池问题,韩国发生了至少21起火灾。
锂电池 2019-04-26 -
高能锂离子电池双重修饰正极材料合成
富镍三元正极材料,因可逆容量高、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不过,界面稳定性差、二次颗粒内部结构衰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该类正极材料的规模化应用。
-
Magnis为新加坡电动超跑制造商研发锂离子电池
据外媒报道,锂离子电池技术公司Magnis已经与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电动超跑制造商Dendrobium签署合作,为其电动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
-
宏碁宣布召回部分笔记本电脑锂离子电池,涉及25620台
日前,宏碁电脑(上海)有限公司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2018年9月10日起,召回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期间生产的部分笔记本电脑锂离子电池。
-
韩国研发出新型钠离子电池,性能高价格低有望商业化
锂离子电池为当今储能技术主流,已广泛用于各类3C产品与电动车,但锂金属含量仅占地壳的0.06%,且近年需求量大增,导致原物料价格上涨,再加上安全性质为人诟病,因此除了改善电池性能与降低成本,也有团队寻求锂基之外的电池。
-
锂离子电池VS燃料电池:谁才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源?
上世纪末期,西方国家展开了第一轮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产业化浪潮。当时,欧美日这三大汽车生产集团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有较大的分歧,比如美国主推“氢经济”,日本则是把产业化重点放在自然吸气技术和HEV,将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战略研究方向。
最新活动更多 >
-
4月1日立即下载>> 【村田汽车】汽车E/E架构革新中,新智能座舱挑战的解决方案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即日-4.22立即报名>> 【在线会议】汽车腐蚀及防护的多物理场仿真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4月30日立即参与 >> 【白皮书】研华机器视觉项目召集令
-
限时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 2024“机器人+”行业应用创新发展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