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锂电常见实例分析---涂布划痕

2025-04-24 15:15
弹弓锂电
关注

导语

涂布划痕就像电池的“隐形杀手”——看似不起眼,却能让电芯内阻飙升、循环寿命腰斩!

本文将直击 涂布划痕的4大真凶,并给出产线验证过的 5大根治方案,文末附赠 预防自检清单,建议收藏转发!

一、涂布划痕的四大“罪魁祸首”1. 设备“带病上岗”

模头损伤:唇口毛刺(>0.1mm)直接刮伤湿膜

多进料口双腔体陶瓷点胶涂布模头-涂布系列-无锡腾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背辊磨损:辊面凹坑(肉眼难见)导致周期性压痕

案例:某企业因正极涂布机尾涂布过程中 极片出现划痕,甚至严重时出现刮带断带;标准:涂布机平稳运转;实际:两天出现9次刮带;不良数量:3000m

原因分析:

①.刮板过滤器长时间未清洗;

②.滤网失效;

③.搅拌罐主材投放量满负荷(2000kg主材)运行,材料分散不均。

问题分析:

涂布工序机尾两天内连续发生9次断带现象,并发生多数集中在传动侧第二幅到第三幅的涂覆区;

料:①是否桨料里出现颗粒,导致颗粒刮带而断带。

机:① 是否模头过辊未清理干净导致刮带。 ② 是否刮板过滤器长时间未清洗导致刮带。 ③是否磁棒长时间我清理而导致刮带、是否浆料中颗粒较多,导致滤网失效。

问题改善:

①浆料分散不均,颗粒物多导致滤芯失效,一天更换一次囊式滤芯后,刮带频次由两天9次降至两天4次,刮带频次与更换滤芯频次存在相关性。②清洗烘箱,磁棒,模头后,刮带频次维持在两天6次

③浆料搅拌由1800kg主材投放量降至1650kg刮带频次由两天5次刮带降至两天2次

2. 工艺参数“踩雷”

张力过山车:放卷张力波动>5%,箔材抖动产生斜向划痕

干燥过猛:烘箱首段温度>130℃,浆料表面速干开裂

3. 材料“埋雷”

浆料藏刀:未过滤的金属颗粒(Fe、Cu)划破涂层

箔材暗伤:原厂来料表面划痕(需用2000LX光源检测)

4. 操作“神助攻”

暴力收卷:收卷张力>150N,压伤底层极片

清洁偷懒:导辊残留浆料干结,变身为“刮刀”

二、5招让划痕“断子绝孙”第一招:设备“微创手术”

模头抛光:每季度用800目砂纸手工打磨唇口

背辊保养:每日开机前用无水乙醇擦拭,每月检测椭圆度(标准≤0.01mm)

第二招:工艺参数“精准调教”参数安全范围检测工具涂布速度15-25m/min编码器+PLC放卷张力80-120N±3%高精度张力传感器烘箱温度梯度各段温差≤5℃红外热成像仪第三招:材料“入场安检”

浆料过滤:双级过滤(100目+200目),异物≤50ppm

箔材检测:每卷首尾取样,表面粗糙度Ra≤0.3μm

第四招:操作“防呆设计”

张力自锁:设定超限自动停机(如张力>150N持续2秒)

清洁打卡:交接班扫码上传导辊照片,AI识别残留物

第五招:在线“火眼金睛”

机器视觉检测:线阵CCD实时扫描(精度10μm),发现划痕即时报警

厚度闭环控制:超声波测厚仪联动模头,动态调整间隙

三、实战案例:24小时攻克划痕难题

背景:某头部电池厂涂布划痕不良率突增至8%!

诊断过程

查工艺参数:一切正常

拆模头发现唇口3处微裂纹(需10倍放大镜观察)

浆料检测揪出粒径50μm的氧化铝颗粒

解决方案

更换模头+加装200目过滤网

划痕率48小时内降至0.3%!

四、划痕预防自检清单

 每日必做:导辊清洁、张力校准、首件厚度检测

 每周必做:模头唇口检查、背辊跳动测试

 每月必做:烘箱风速校验、浆料异物抽检

五、技术前沿:让划痕“无处遁形”

AI划痕分类系统:自动识别划痕类型并关联根因(准确率>95%)

自修复涂层技术:浆料添加微胶囊,划痕处自动释放修复剂(实验室阶段)

结语

涂布划痕不是“绝症”,关键是找到病灶、精准打击!转发本文到朋友圈,并留言

       原文标题 : 锂电常见实例分析---涂布划痕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