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当前位置:

OFweek 电源网

>

产业新闻

LG新能源2025年一季度财报:降本增效、扭亏为盈

芝能科技出品LG新能源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6.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2%,营业利润3,750亿韩元,扭亏为盈,包含4,580亿韩元IRA税收抵免。面对整车企业保守库存策略和全球政策变动,通过成本控制、北美产能优化及新市场开拓实现盈利

电源整机 | 2025-05-09 11:33 评论

特斯拉——Cybertruck PCS2 电源转换系统

芝能智芯出品特斯拉Cybertruck的电源转换系统(PCS2)代表了电动汽车电力电子领域的重大突破,其800V/48V架构、单板设计和平面变压器等创新技术,提升了功率密度和效率,还实现了与竞争对手相当的制造成本

电源整机 | 2025-04-24 14:17 评论

探秘锂离子电池---虚容VS全容工艺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差异(一)全容工艺:精准标定真实容量全容工艺就像是给锂离子电芯进行一场严格的 “体能测试”。在锂离子电芯生产的后段分容环节,会通过完整的充放电循环,通常是以 0.5C 恒流充电至截止电压,再以相同电流放电至截止电压

2025-05-09 11:19 评论

探秘锂离子电池---边电压异常影响

边电压异常对电芯的影响性能折损边电压异常会直接导致电芯的性能大打折扣。首先,电池容量会明显下降,就好比一个原本能装 1 升水的杯子,因为边电压异常,现在只能装 800 毫升甚至更少 。这是因为边电压异

2025-05-09 11:12 评论

探秘锂离子电池---边电压异常实例剖析

案例一:某型号电池电压过高问题某知名锂电厂:一批新生产的某型号电池在检测过程中出现了部分电池在满电静置后,单串或几串电压明显偏高,而其他单体电压正常。技术人员首先怀疑是电压采集设备出现了故障,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

2025-05-09 11:11 评论

钠电池“钠么厉害”?揭秘聚阴离子化合物

聚阴离子化合物是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核心成员,由四面体型阴离子单元(如磷酸根PO、硫酸根SO)与过渡金属多面体通过强共价键构成三维网络结构。其原理在于:阴离子基团(如P-O键)通过“诱导效应”提升过渡金属的氧化还原电位,从而拉高电池工作电压(可达3.4V以上)

2025-05-09 11:05 评论

三星SDI危机!业绩下滑,站在动力电池战略的十字路口

芝能科技出品 2025年第一季度,三星SDI录得34%的营收同比下滑和连续两个季度的营业亏损,在动力电池领域的严峻挑战。 随着市场对高能量密度产品如4680圆柱电池的需求持续升温,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三星SDI正面临产品策略、产能布局和成本控制多重压力

2025-05-07 14:58 评论

宁王“钠新”来袭,钠离子储能“上位”

从落入低谷到重回牌桌,钠离子储能正从“备胎”走向台前。文 /  NE-SALON新能荟 4月21日,宁德时代推出首个钠离子电池品牌——“钠新”,并推出三款动力电池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一款蓄电池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电源整机 | 2025-04-29 15:01 评论

极片NMP残留如何影响电芯性能?

当NMP残留突破安全阈值,极片表面悄然发生的副反应将引发连锁危机——从SEI膜结构破坏到电解液分解产酸,从粘结剂异常迁移到锂离子传输受阻。本文基于产线实测案例,深度解析干燥梯度控制、环境湿度监测等五大工艺管控方案,破解溶剂残留对电芯性能的致命威胁

2025-04-29 14:59 评论

锂电常见异常实例分析---涂布气泡

一、涂布气泡对电芯性能的双重威胁(一)显著降低电池核心性能某锂电厂实测数据显示,当负极片气泡比例达到 40% 时,电池在 500 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较无气泡电池下降 15% 以上,且放电平台明显衰减,说明气泡区域的锂离子嵌入 / 脱出效率显著降低,严重影响电池长期使用性能

2025-04-29 14:57 评论

隔膜涂陶瓷的作用是什么?隔膜的陶瓷对正极还是对负极分别有什么优缺点?

之前发表了一篇文章(锂电池隔膜陶瓷层要对着正极还是负极?),引起了大家的积极讨论,收获很大。今天特地重新整理了隔膜涂覆陶瓷对正负极片的优缺点与大家讨论。一、隔膜涂陶瓷的作用1.增强热稳定性陶瓷涂层(如AlO、SiO)熔点高,可抑制基膜(PE/PP)在高温下的收缩,降低热失控风险

2025-04-29 14:53 评论

锂电池中阴极,阳极和正极,负极是怎么对应的?

锂电池中阴极、阳极与正极、负极的对应关系及命名逻辑如下:一、对应关系放电时(电池作为电源工作):正极 =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负极 =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充电时(电池作为电解池被充电

2025-04-29 14:51 评论

充电快=伤电池?揭秘快充背后的技术真相!

充电快真的伤电池吗?高电流引发的析锂、寿命缩短、热失控风险确实存在,但通过智能分段充电、材料工艺革新及三电极监控技术,这些隐患正被精准破解。本文将深度解析快充背后的技术攻防战——如何在速度与安全间找到

2025-04-24 15:23 评论

半导体技术,背面供电设计进入量产期

芝能智芯出品背面供电(Backside Power Delivery Network, BPDN)作为一项突破性技术,被认为是CMOS缩放的下一阶段驱动力。通过将电源网络从晶圆正面转移到背面,显著提升了功率效率、开关速度和信号布线资源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电压降和电源噪声

电源整机 | 2025-04-24 14:15 评论

惠州首富卖电池,年入40亿

锂电、储能行业的寒冬还未结束。逆周期扩张的企业,已遭到了“惩罚”。 随着拐点将至,行业的头部企业有望率先跑完“长夜”。 4月18日,锂电龙头企业亿纬

2025-04-23 10:01 评论

通快霍廷格领跑,盘点射频电源领域实力TOP 5

  “芯”原创 — NO.61   射频电源采购市场空间仍颇为客观。 作者 | 阿牛 出品 I 芯潮 IC ID I xi

2025-04-22 14:04 评论

锂电异常实例分析---注液溢液

电芯化成注液溢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注液量过多如果在注液过程中,注入的电解液量超过了电芯的设计容量,过多的电解液在化成过程中就容易溢出。这可能是由于注液设备的精度问题,或者是操作人员对注液量的控制不当导致的

2025-04-17 14:19 评论

动力电池快充,储能电池要长寿?一文说透两大电池的4层差异链

1. 应用场景不同2. 设计要求与性能指标对比3. 系统集成与制造工艺差异冷却方式动力电池:液冷为主(高速充放电发热量大,需快速散热)。储能电池:自然冷却或风冷(散热压力较小,成本优先)。串并联规模动力电池:多为小模组串联(如100V以内,适配车辆电气系统)

2025-04-17 14:17 评论

锂电、半固态、固态电池终极对决(二)

一、产业竞争格局:巨头押注与新势力突围车企阵营:技术路线分化在这场电池技术的变革中,车企们纷纷根据自身的战略规划和技术储备,选择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丰田作为汽车行业的巨头,一直以

2025-04-17 14:16 评论

NXP芯片的新一代12V BMS汽车锂电池方案

芝能智芯出品世平集团推出基于恩智浦多款芯片的12V BMS(电池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以NXP的S32K312 MCU、MC33772C电池控制IC为核心,支持电压、电流、温度监测、SOC估算和被动均衡等关键功能,并达到ASIL-B安全等级标准

2025-04-17 14:16 评论

为什么锂电池的负极片比正极片多一层?

负极片设计需要比正极片多一层的主要原因如下:1. 结构安全性与容量匹配的需要在叠片工艺中,负极片作为外层时需完全包裹正极片,以防止正极边缘直接接触电解液引发析锂。负极须对正极形成足够的覆盖(Overhang),多一层的设计能确保所有正极片均被负极包覆,避免局部锂枝晶生长

2025-04-17 14:15 评论

锂电池的电压由什么决定的?

锂电池的电压特性由正负极材料的本征化学势差奠定基础,实际表现则受内部极化与内阻、荷电状态、材料与电解液特性以及工作条件等多维度因素协同调控,体现了电化学体系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耦合。锂电池的电压主要由以下

2025-04-17 14:15 评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78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