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公牛入局新能源,插座的尽头是充电桩?

2024-04-03 16:32
壹DU财经
关注

文:梦宁

编:亦可

天眼查显示,公牛集团近日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电池制造,充电桩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储能技术服务等。同时,多位董事和监事发生变更。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意味着公牛集团正式进军新能源领域。

提起公牛,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卖插座的”。自1995年成立以来,公牛在插座界的市占率不断攀升,蝉联“插座大王”多年,是插座界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

公牛集团官微

但在十年前,公牛就开始涉足LED照明,八年前又进军数码配件领域。“插座一哥”公牛并不是单单只卖插座。只不过,这次其玩了一票大的,要在新能源领域掘金了。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基础设施,充电桩的市场自然也是群狼环伺,在此背景下,公牛入局将如何打开局面,胜算几何?

01

新能源潮涌,公牛不再玩票

公牛入局新能源领域,早就有所布局。

2021年,公牛低调上线多款不同型号的充电枪产品,可接入220V/10A、16A市电插座,提供5米、10米、15米、20米线缆长度可选。公牛同时还上架了多款电池产品以及户外储能电源

2022年3月,公牛集团在接待机构调研时称,新能源是未来比较明确的趋势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和销量增长,充电枪、充电桩的市场空间也将快速提升,充电枪、充电桩是公司服务新能源领域首个支点。

到了2022年下半年,公牛集团已有多款充电桩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此时,公牛集团官方仍强调,集团充电桩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

2022年9月6日,公牛集团与国网车网技术公司建立全面重要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整合双方在电连接领域的领先技术和研发优势,加速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的推广应用,更快实现大规模社区的充电资源接入。

同年12月15日,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与公牛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公牛布局充电桩B端市场提供重要支点。依托吉利远程商用车平台,公牛将与其在充电桩研发、零售、海外出口等开展合作,共同探索“车+桩”商业模式。

可以看到,2022年全年,公牛B端与C端可谓同时发力。在C端,公牛集团开始组建新能源渠道,通过标准化的“配送访销”流程积累了5000多家分销商资源;B端渠道上,公牛先后与国家电网子公司、吉利等企业达成合作。在此基础上,公牛意图通过C端和B端两个市场同时拓展新能源充电桩市场。

这一策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2年,公牛私家充电桩在天猫热销榜名列前茅,市占率更是节节攀升,从入局者跃变为领跑者。财报显示,2022年公牛集团营收超140亿元,同比增长13.70%,新能源业务同比增长638.62%。

此时,公牛集团已形成电连接(转换器、数码配件等)、智能电工照明(墙开插座、LED照明智能门锁等)和新能源(充电枪/桩、便携式储能等)三大业务板块,其中,新能源业务表现抢眼。

但这些明显还不够。2023年初,公牛通过推出高功率充电枪、支持20kW~240kW全功率段灵活定制的直流充电桩等多款新品,实现从低功率到大功率充电产品的全覆盖。

前不久,公牛刚刚携全新产品“公牛家用充电桩旗舰款——无极”亮相CES,并斩获2023-2024年度国际创新企业品牌大奖。

公牛集团微信公众号

有业内人士表示:“公牛是首个获此殊荣的充电桩品牌,拿下该重量级奖项,不论是对公牛还是对充电桩行业,都是里程碑式的突破。”

02

新能源的“大蛋糕”,公牛寄予厚望的新增长

纵观公牛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公牛一直在寻找新的业务突破口。此前的LED照明领域、数码配件领域以及此次的充电桩,莫不如此。

公牛2023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公牛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16.07亿元,同比增长10.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13亿元,同比增长19.13%。其中插座业务占比超50%,行业内市场份额更是遥遥领先,作为公牛集团领军人的阮立平更是多次登上“富豪榜”。

虽然从财报数据来看,公牛业绩表现仍然不错,但其插座业务的占比过高,2021年9月27日,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被罚款2.9481亿元。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插座作为传统行业已经增长趋缓,行业规模增速五年来徘徊在10%以下,尤其是龙头企业增速下滑,公牛集团去年经历了‘反垄断门’,结合外部环境冲击,转型势在必行。”

在过去十年间,公牛身处房地产产业链下游配套家装领域,通过捆绑房地产这艘“巨轮”,使其插座业务享受了极大的发展红利。但随着楼市逐渐降温,公牛急需找寻新的增长曲线。

基于此,蓬勃发展的新能源赛道成为公牛集团的首选。

新能源汽车赛道发展至今,作为其中重要一环的充电桩却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布局不足的问题。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稿),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6420万辆,根据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届时我国将会有6000万个充电桩。

而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累计各类充电桩超过660万台,数千万的缺口造出了行业的“大蛋糕”。国际能源署更是预测,如果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届时全球将需要至少2亿个公共充电桩。

公牛集团官微

与此同时,车企不再随车送桩成为大趋势,一方面是为了降低售车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用户对充电桩的个性需求也逐渐显现。这一转变,为公牛等第三方品牌充电桩提供了机遇。

03

能否延续插座届神话?

作为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充电桩拥有上千亿元的市场体量。但实际上,早期充电桩行业盲目扩张、疯狂内卷导致不少企业亏损,甚至许多早期进入的企业已经销声匿迹。

2014年,国家允许资本进入充电桩,一大波人冲进这个新领域“捞钱”,盲目从众、无序扩张的“充电桩”,便在某些菜地孤苦伶仃地伫立着。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富电绿能、容一电动、聚电科技等宣布破产,充电网2019年初停止运营。

充电桩公司为了抢国家补贴到处“开荒”,虽然扩大了自己的领地,但“郊区”的周转率平均只有3%-5%,一根充电桩每天平均工作不到一个小时,收入只有几块钱。这点钱维护成本都不够。

前期投入高、资金回报周期长,再加上盈利模式单一、盈利困难,种种迹象表明,充电桩行业并不像外界以为的那样赚钱。有业内人士戏称:“还没享受到风口的红利,就遇到红海了”。因此公牛集团要做充电桩业务实属任重而道远。

一方面,即使新能源汽车已经推出多年,但在大部分车主眼里还是远远比不上燃油车,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续航问题,有车主表示:“油车2~3分钟加满就可以随便跑,新能源汽车还要到处找充电桩不说,找到了也要花很长时间充电。”

公牛集团微信公众号

车主们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即使是发展多年,充电桩的基础设施也并不完善。布局不合理是最主要的原因,例如当前高速公路沿线公共充电设施建设使用具有显著的潮汐现象,国庆假期个别服务区充电站的时间利用率高达63.8%。

2023年1月末,中国充电联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充换电分会副秘书长仝宗旗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城市内充电桩平均社会利用率不到10%,高速公路充电桩平均社会利用率更低,可能都不到1%。”

这样的问题同样出现在充电桩巨头们的身上,据特来电母公司特锐德财报,2022年特来电充电桩保有量36.3万台,反超星星充电成为公共桩市占率最高的品牌,但2022上半年特来电净利润亏损1.11亿元。

这自然是因为如特来电等第三方运营商们的电桩数量虽不少,但在分布上却不大合理,不少位于人烟稀少或不大可能去充电的地方,可利用率低,自然也难以盈利。而公牛的加入又能否改变行业趋势?

近年来,公牛集团已经依托自身强大的渠道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抢占新能源车自用充电桩、新能源车交流充电桩、新能源车挂式充电桩三大细分市场的份额。

和一些企业炒作锂资源、布局电池、下场造车不同,公牛的跨界之举,依旧极其务实。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枪本质上就是电连接业务,与公牛集团的资源能力高度匹配。同时公牛集团近几年来同时与B端和C端市场展开深度合作,早已深入市场。

当然充电桩的建设也需要大力度投放,会影响财务报表。在3月21日,公牛工商信息变更后,公牛集团股价连续两日下跌,也就意味着资本市场并不看好公牛这一举动。

结语

数据显示,我国现存36.64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近十年我国充电桩相关企业注册量增速持续呈正增长态势。大浪淘沙过后,公牛依然选择加大入局力度,无疑是一个很大胆的决策。

在行业内现有充电桩巨头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企业面前,公牛还是“蹒跚”初学者。公牛的新能源充电桩之路,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原文标题 : 公牛入局新能源,插座的尽头是充电桩?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