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中阴极,阳极和正极,负极是怎么对应的?
锂电池中阴极、阳极与正极、负极的对应关系及命名逻辑如下:
一、对应关系
放电时(电池作为电源工作):正极 =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负极 =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
充电时(电池作为电解池被充电):正极 =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负极 =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
二、命名逻辑
1.正负极的划分依据
电势差:正极是电势较高的电极(电流流出端),负极是电势较低的电极(电流流入端)电流方向:在外部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2.阴阳极的划分依据
反应类型: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电化学定义:由法拉第提出,与反应方向绑定,与电流方向无关。
3.命名矛盾与协调
标准规范(如GB/T 2900.41):阴极/阳极由反应类型定义,正极/负极由电势定义。历史习惯:在放电场景中(原电池模式),正负极与阴阳极重合,因此传统上常将正极称为阴极、负极称为阳极;但充电时需明确区分。实际应用:为避免混淆,锂电池领域通常以放电状态为基准命名正负极,但在充放电动态过程中需结合阴阳极概念。4.以钴酸锂电池为例
放电时:
正极(阴极):LiCoO + xLi + xe → LiCoO
负极(阳极):LiC → xLi + xe + C
充电时:
正极(阳极):LiCoO → LiCoO + xLi + xe
负极(阴极):C + xLi + xe → LiC
三、总结
锂电池的电极命名体系融合了电化学反应本质(阴阳极)与电路描述需求(正负极),两者在放电时重合,充电时角色互换。这种双重定义既保证了电化学理论的严谨性,也满足了工程中对电流方向描述的需求。
以上内容均为本人日常工作,交流,阅读文献所得,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文中阐述观点难免会有疏漏,欢迎业内同仁积极交流,共同进步!参考资料:1.GB/T 2900.41-2008 电工术语 原电池和蓄电池-End-
原文标题 : 锂电池中阴极,阳极和正极,负极是怎么对应的?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