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共享充电宝涨价频频,“三电一兽”拿什么来续命?

2019-09-10 11:08
江湖老刘
关注

2019年,共享充电宝的涨价有点狂野。

根据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 Trustdata 发布《2019 年中国共享充电行业发展分析简报》统计,共享充电市场经过野蛮增长,惨烈厮杀,形成街电、来电、小电和怪兽充电的“三电一兽”的竞争格局,占据市场份额 96%以上。

手机“加油站”涨价已成常态

笔者8月份在南昌的一家烤肉店租借了充电宝,使用不到1.5小时,收费为4.5元,比之前的收费涨了一倍多。而且笔者去了附近数十家电影院、餐饮店和书店发现,南昌已难再寻1元每小时的充电宝,2元,3元和4元成为普遍现象。

共享充电宝涨价频频,“三电一兽”拿什么来续命?

据了解,共享充电宝经过资本角逐,模式探索后,早已进入全面提价阶段。从过去的从每小时1元翻倍涨价为每小时2元、3元、4元,在热门景区等人流大的地方甚至高达8元。

有些企业为了涨价,在文字上也做足了功夫,把之前的每小时收费标准改为了每半小时的收费标准,让没有看清的消费者继续产生便宜的错觉,实际上,价格已翻番为之前的好几倍了。

业内人士表示,如同共享单车发展初期抢占市场,共享充电宝企业进入疯狂烧钱抢点位阶段,商家分成、地推等隐性成本又不断上升,与此同时行业整体融资困难,生者挺住,死者无数。因此最重要的是活下去,涨价是最直接有效的盈利方式。

笔者认为,共享充电宝的涨价的“骚操作”并不能完成其自我救赎,行业的天花板已到。虽说在2017年底共享充电宝部分头部玩家已实现盈利,但要说共享充电宝逆风翻盘,迎来全面盈利为时尚早。尤其是近期的涨价,无疑是触动了消费者的神经,最终能否继续运营下去,还得靠消费者用脚投票。

好借接难还的共享充电宝

面对来势汹汹的涨价潮,不少网友有点自己的小情绪,纷纷表示,以后出门选择自带充电宝,共享充电宝价格这么高,有时候很久才能还上,还会莫名被扣款,体验越来越不好。

据9月5日消费者“s1x_-”在黑猫投诉:在南宁space酒吧借了一个来电充电宝,当天忘了还,那我就第2天早上再来还,可第2天早上酒吧没有开门。等我下午来归还的时候仓位已满。那就等到了第3天再来还。还是仓位已满。那我就打电话给客服,客服让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还。太远了时间分配不来,于是第4天就回隔壁酒终于有空位还了,等我归还的时候扣了我4天100元。打电话给客服也不予理睬。

被乱收费的可不只一次,也不止这一家共享充电宝企业。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多位消费者反映,使用共享充电宝存在乱扣费、不退还押金、客服电话无法联系等问题。甚至有消费者反映自己充电宝还了,但后台系统却仍在租借中,并且继续扣费。

广州的袁先生在医院租借了搜电共享充电宝,但充了几分钟就归还回去,系统还在一直扣费,直到三天后,系统还直接扣除了袁先生99元,并显示没有退还充电宝。客户回应需要提供医院的视频作为证据才能处理。

共享充电宝涨价频频,“三电一兽”拿什么来续命?

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止到9月6日下午六点,街电投诉量排名第一,高达1851;怪兽充电紧随其后,投诉量1090;小电投诉量980;来电的投诉量400最低,基本反馈的是归还乱扣费、无法归还等体验问题。本来消费者就是图方便才租的充电宝,没想到却会遇上乱收费等各种闹心事,而且消费者维权成本高,投诉客服也未必能解决问题。事情多了,消费者的心也寒了。

笔者认为,共享充电宝的实质就是租借充电宝,不同于共享单车的成本高,每个充电宝的成本大概在30元左右,而一辆单车的成本在300到3000不等。一个充电宝的成本只有单车的10%甚至1%,租赁的价格却与共享单车相当,甚至高于共享单车。在外面使用几次的价格都可以买个全新的充电宝了,消费者不是冤大头,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情况,消费者还会和以前一样任性的使用共享充电宝吗,与其明知被坑,携带或临时购买一个全新充电宝也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靠涨租来盈利不靠谱

根据艾瑞数据显示,2017年共发生20笔共享充电宝的融资,头部企业均获得亿级人民币融资,共享充电宝企业经过资本角逐、洗牌调整以及模式探索,阵营正逐渐清晰。包括泡泡充电,河马充电在内的小玩家均在2017年11月停运,也宣示着中小玩家出局已成定局,剩下下来的企业大致为小电、来电、街电h和怪兽充电等头部玩家。

据了解,实际上,光靠1元、2元的租金收入累积,距离共享充电宝实现盈利还很遥远。押金和租金作为传统共享充电宝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企业在打“价格战”期间,实现盈利实属不易。而在回本周期上,来电与小电约为2个月,怪兽充电、街电则分别需要4个月、4.5个月回本。

而在如今中小玩家已出局,新的玩家未入场,“三电一兽”格局已定的情况下,涨价似乎成为这些企业实现盈利的关键,然后面对涨价后的共享充电宝,消费者是否会买账呢。

在笔者看来,共享充电宝本身并非刚需,更多情况下是消费者用来应急的,且极其容易被替代。还有来自各方的风险,随着电池技术进步和无线充电的普及,共享充电宝的市场需求或将被大幅削减,远距离无线充电技术已在国外萌芽,反向无线充电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wifi无线充电也已横空出世,“要你有线充电宝有何用?”。

目前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租赁费用,二是广告费用,然而大部分收入还是来自消费者的租赁费用。从租赁费来看,共享充电宝的天花板快到顶。

未来,共享充电宝如同商家提供的免费wifi一样,视为一种增加用户服务体验的一个场景构件,用来保证客流体验,成为o2o环环相扣的生态链一环。共享充电宝想要实现全面盈利,完成自我救赎,靠涨价实现盈亏平衡不如把心思用在用户层面,衍生出自己的生态闭环,让共享充电宝真正成为用户的刚需。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