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电一兽”格局下,谁将成为共享充电第一股?
2月13日消息,据路透社旗下媒体IFR报道,国内共享充电初创企业“怪兽充电”正计划在美国进行IPO,募资额将达到3亿美元。IFR表示,怪兽充电目前正与花旗、中金、华兴资本以及高盛等投行协商上市相关事宜,上市具体时间或将定在今年上半年。
截至发稿,怪兽充电方面暂未对上市消息作出回应。
凭借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不断的扩张,怪兽充电在共享充电行业内的地位已经相对稳固。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在此前发布的行业调查报告中表示,怪兽充电与诸多竞争对手相比,业务规模以及运营能力均保持优势,其活跃用户规模也位居行业第一。但另一方面,这家初创企业仍要面对诸多挑战——快充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行业动荡,以及企业和商家之间的话语权问题,这些不确定性都值得怪兽充电未来慢慢思量。
获得小米系资本青睐的“专业团队”
怪兽充电的崛起,始于其创始人一次不太愉快的体验。
怪兽充电创始人蔡光渊,曾在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公司优步(Uber)工作,任上海总经理兼全国市场总监一职。这个职位为他带来了丰富的共享经济相关经验,也锻炼了他对于新风口的洞察能力。蔡光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一次外出办完事时准备打车回家,却发现手机电量严重不足,为此他找了数家商户充电,但都被拒之门外,最后还是找了个美妆柜台勉强将电量充至5%,这才如愿回家。正因为这次遭遇,蔡光渊才有了踏入共享充电行业的想法。
与同行相比,怪兽充电最初的创业团队用“豪华”二字来形容丝毫不过分。据公开资料显示,怪兽充电COO徐培峰曾担任美团众包总经理,CMO张耀榆是蔡光渊在优步的同事,CTO李晓炜在进入怪兽充电前,曾在途牛网任研发总经理一职。此外,怪兽充电其余高层人员也多是科技大厂出身,例如其财务负责人就来自阿里巴巴,供应链负责人则来自华为。
怪兽充电崭露头角的这一年,是2017年。彼时,共享经济在神州大地上蓬勃发展,其细分赛道共享充电行业自然也不例外。据市场调研机构统计,2017年4-6月间,国内共享充电行业出现了11起相关融资事件,入场资金高达12亿元。纵观当时行业局势,小电、街电等先入局的选手早已对市场蛋糕垂涎三尺,更别提还有美团这样的庞然大物在一旁虎视眈眈。这种背景下,后入场的怪兽充电看上去连生存都显得艰难,更别提超越那些头部品牌了。
但这家初创企业确实做到了。凭借对市场的观察,蔡光渊和他的团队认为需要将目光集中在那些巨头和行业先行者尚未渗透到的商户,甚至一些公众设施——数据显示,当时大众点评囊括3000万家商家,而共享充电行业对这3000万潜在客户的渗透率仅为6.5%,零售、娱乐和公众设施这些场景的渗透率则显得更低。
正是借着这些无人开发的空白市场,怪兽充电才得以一路扶摇直上,到2017年底,其服务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数十座城市和几万家商户,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一些行业内早期玩家。
当然,怪兽充电能在短时间内追上先行者们,来自各路资本的加持也相当重要。2017年至今,这家初创企业已经完成五轮融资,参投方不乏软银亚洲、高盛中国、高瓴资本、小米集团这样的知名企业和投资机构。其中,怪兽充电和小米方面的合作最为深入,天使轮后小米系资本就持续加注怪兽充电,后者在供应链上多多少少要仰赖前者的支持。一个例子是,据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怪兽充电的早期产品均是和小米、紫米共同研发。
“三电一兽”格局下,谁将成为共享充电第一股?
经过数年时间的发展,共享充电行业已经迈入成熟期。目前的行业格局,可以用“三电一兽”(街电科技、小电科技、来电科技以及本文的主角怪兽充电)来形容。2018年下半年,包括小电科技、怪兽充电在内的多家共享充电企业均已宣布整体盈利。
同时,资本对于共享经济的热情逐渐冷却,投资机构们开始倾心那些经营能力较强的企业,一味追求点位以及用户规模增长的选手则受到冷落。数据上来看,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业内融资事件数量降到了最低点,三年来仅有怪兽充电完成两轮融资(均是在2019年)。投资数量的减少,意味着先行者们必须尽快摆脱对资本的过度依赖,建立起自身完善的造血体系。当然,直接上市,寻求来自二级市场的援助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目前来看,行业内的几家主要平台均采用了两条路并行的方式——一边展开精细化运营,追求盈利及现金流,另一边则摩拳擦掌准备登陆二级市场。
以怪兽充电为例,其COO徐培峰就是精细化运营的强烈推崇者,他使用系统和数据管理和考核全国数千名员工,运营精细程度细化至每一台充电宝。
选手们对盈利的追求,则体现在涨价上——2019年下半年起,“三电一兽”极为默契地同时上调充电宝租赁价格,先是从1元涨至2元,2020年间甚至涨到了4-6元。
另外,在本次怪兽充电曝出上市消息前,小电科技已经先一步同浙江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拟在创业板挂牌上市。根据小电科技官方数据显示,其已覆盖全国超过1600座城市,用户量超过2亿。2019年第三季度,其营收同比增长300%,峰值日订单量超过200万。
综合几家调研机构的行业报告来看,小电科技的市场份额也领先于怪兽充电与来电科技,仅次于街电科技。对于有着上市想法的怪兽充电来说,小电科技是一个不得不正视的强力对手。
涨价难题未解,技术革新又至,共享充电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整体来看,整个共享充电行业似乎已经迈入良性增长期,但包括怪兽充电在内的几位头部选手,仍然需要面对众多令人头疼的问题。
前文已经提到过,企业为了保证共享充电业务能获得充足的盈利,已经将租赁价格上调了不少。但实际上,在这两年的价格变动中,起到最大作用的反而不是平台方面,而是商家——他们在议价上的话语权越来越重。有从业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商家甚至会主动要求提高充电宝租赁价格,特别是那些消费人群水平较高的商家,“他们不喜欢自己店里摆着价格低廉的充电宝,那样会显得很没面子。”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市面上几家主流平台竞争的加剧,共享充电行业的成本结构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为了争取市场,各大平台开始向商家让利,甚至缴纳“入场费”独家买断商家的共享充电宝品牌选择权。“以前用户花钱租赁充电宝,平台能赚到100%,现在可能只有50%,剩下50%都落到了商家的口袋里。”
本质上,共享充电行业并没有什么门槛和护城河,几家头部平台从运营模式到产品大同小异,难以形成独特的品牌差异化。在盈利压力和竞争对手的威逼之下,涨价是无法避免的结局。但这又催生了一个问题——消费者会不会接受租赁价格过高的共享充电宝?那些平时需要高频使用手机,又不喜欢随身携带充电宝的用户暂且不提,一些忠诚度没那么高的用户会不会就此“脱离苦海”,购买属于自己的充电宝?(毕竟目前充电宝的价格并不贵,厂家自身出品的充电宝质量比共享充电宝还好上不少)
此外,还有一个更遥远的问题等待着怪兽充电们——快充技术和电池容量的进步。
目前来看,包括OPPO、小米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新一代快充技术,其中OPPO甚至亮出了125W快充技术,被业内人士视为“智能手机迈入百瓦快充的第一步”;另外,各大手机厂商在电池容量上也下了很大功夫,4000毫安基本已经成为行业标配。具体来说,快充技术的进步使得用户花在充电上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大容量电池的出现让用户甚至一天不必充电,这对于共享充电平台们来说无疑是个严峻的挑战。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限时福利】泰科电子连接器现货选型,上天猫旗舰店就“购”了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会议】全数会2024电子元器件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24锂电智能制造专场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