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能源危机加剧,核电是最终的答案?

03

核电核心:自给与安全

在福岛核事故的阴影下,华龙一号的建设没有间断。

纵观核电发展的历史进程,就能发现其兴起、扩张始终与能源短缺紧密相连。

上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汽车普及,对原油及其制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最终造成了1973年、1979年两次世界性的石油危机。

为了避免对高价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赖,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不同程度地发展核电作为新型能源。目前法国全国已经建设有56座核电站,分布在其国内所有重要河流的沿岸,给法国带来了低廉的用电价格。

我国第一批核电站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分别于1985年、1987年开建,其开始是在1978年12月,国家高层决定向法国购买两座核电设备——显然也是为确保在当年能源危机阴影下的能源自给与安全。

历史总会有类似的剧情发生。如今中国、欧洲再次遭遇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核电也再次成为保证能源自给与安全的选项。资本市场上,资金快速反应,一批核电建设相关的上市公司股价被热炒。

相比湖南黄金、宝色股份、首航高科等更加具有概念属性的上市公司,真正奋战在核电建设第一线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大型央企能源公司。

如果核电的审批、建设最终被放松,那就意味着这些能源央企的产能将会更大限度的释放,在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面前,企业业绩也会随之出现明显增长。

截至2021年1月,中国大陆共有49台商运核电机组,16台在建、拟建核电站,数量上看位居世界前列,但发电量仅占到整体用电量的5%左右。

企业主体主要包括了中国广核、中核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和华能集团,涉及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中国核电(SH:601985)、中国核建(SH:601611)、中国广核(SZ:003816)、香港上市的中广核电力等。

其中,中国广核依托于中国第一批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的成熟业务和技术,其核电业务规模占到全国一半以上;中国核电则是自1991年秦山一期并网以来,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与研发力量。

两家公司经过多年的合作研发,共同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是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是中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在福岛核事故的阴影下,华龙一号的建设没有间断。2020年11月27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 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次年一月底,这个机组正式投入了商业运行。

在能源供应紧张,特别是发电的主力能源来源煤炭生产陷入紧张的情况下,华龙一号所取得的突破,无论是更安全的技术,还是大规模商业化运营的潜力,都有助于其在能源结构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有可能会看到核电政策的持续松动。而这些松动的迹象,也必然会以安全、环保、潜在风险可控为重要的出发点,这是一切核电投资建设行为的根本基础。

04

写在最后

核电开始受到资本市场关注之后,中国广核、中国核电等上市公司的股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幅上涨。

其中,中国核电股价最高涨幅接近70%,中国广核累计涨幅接近40%,港股中广核电力股价上涨了50%以上,行业巨头的股价在长期低迷之后,表现出了很强的弹性。

与此同时,包括江苏神通(SZ:002438)、沃尔核材、台海核电等民营小盘上市公司股价涨幅同样巨大。这些企业参与到核电产业中某些零配件的生产中,有可能会享受到核电发展的红利。

但需要注意的是,核电配件的需求方数量极少——基本上只有广核和中核两家,因此为其提供配件的厂商在价格利润的博弈中会处于弱势,作为供应商可以实现增长,但无法获得超额收益,这是由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因此在参与中小型“核电概念股”的投资博弈时,投资者更需要小心谨慎。

<上一页  1  2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电源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