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赴港上市加快海外布局,宁王如何带领电池行业消化产能过剩?

2025-02-17 15:32
禾颜阅车
关注

导语 | Lead

2月11日,宁德时代在披露相关港股上市计划之后正式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对于宁德时代来说,布局全球市场的战略将迎来新一轮的提速。不过,相比于布局全球市场,宁德时代或许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本文出品|禾颜阅车工作室

撰文|张   弛

编辑|禾   子

全文2757字

阅读需4分钟

电动车和动力电池在国内市场产能过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产能过剩就会导致价格战,甚至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国内整车企业,像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企业也已经全面加快在海外市场的布局。

近日,韩国电池和能源研究公司SNE Research发布了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使用数据,宁德时代连续8年登顶全球第一。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总使用量894.4GWh,同比增长26.8%,其中宁德时代全球装车量达339.3GWh,同比增长31.7%,市占率进一步增至37.9%,与第二名拉开将近21%的差距。但是,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宁德时代势必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而推动海外产能扩张以及国际业务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香港上市除了将为公司募集一笔可观的资金(据传融资规模高达50亿美元)外,也将帮助公司打造一个可靠稳定的海外融资平台,为日后宁德时代的全球布局源源不断提供资金支持。

△宁德时代即将在港股上市

宁德时代加快“走出去”势在必行

在国内电池市场,宁德时代要再获此前快速增长的可能性微无其微。

一方面,国内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已经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虽然宁德时代依然还是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金字招牌,但是在技术差距并不是太大时,很多整车企业从成本考虑,会更加倾向于名气不如宁德时代大的其他电池企业。这种情况下,宁德时代也难以在价格战中完全置身事外。

另一方面,国内越来越多体量更大的整车企业往往会选择两家甚至多家电池供应商的采购策略。这样在引入相互竞争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供应链的安全。何况像比亚迪、吉利、长安、广汽等都有自己的自研电池业务。在新车型电池定点时,肯定会更加倾向于自己的电池企业和产品。

△国内头部主机厂几乎都有自研电池项目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国内消费者对于没有里程焦虑的混动车型追捧程度正在不断加温。比亚迪、吉利、奇瑞等推出的新一代插电式混动车型,这些车型的纯电里程甚至可以接近200公里,而且在省际出行时也可以依赖燃油,其使用便利程度远胜过纯电动车。这些车型对电池的需求量和性能要求远不如电动车大。几年前国内多家车企热衷的续航1000km的纯电动车型的噱头,当下早已基本没有了市场。对于做电池的宁德时代来说,这不是什么好消息。

△国内消费者开始更加热衷长续航插电式混动车型

在哪里上市是最佳选择?

对于宁德时代来说,其实可供上市选择的市场并不多。

之前,国内企业都热衷于赴美股上市。但随着中美之间全面竞争的态势愈演愈烈,美股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不再是首选。与此同时,宁德时代要在欧美设厂,那么最好手头要有足够多的美元和欧元。

在电动车最受推崇的欧洲,宁德时代先后在德国、匈牙利布局了两座工厂。在2024年12月,宁德时代还官宣了与Stellantis的年产50GWh的磷酸铁锂电池合资工厂,项目总投资高达41亿欧元。此外,宁德时代在印度尼西亚的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也是耗资不菲。不久前,随着特朗普政府的上台,美国对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设厂的限制将可能会放松。届时,说不定宁德时代还有机会在美国本土建厂。而无论是打造全新的工厂,还是后期的运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宁德时代和Stellantis达成了在西班牙建设合资工厂的协议

不过,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6月,宁德时代的美元和欧元的外币余额分别只有67.35亿美元和38.58亿欧元。这对于动辄投资就需要数十亿欧元的电池工厂来说余额不太充足。在这种情况下,汇率铆钉美元且可以实现自由兑换的香港,就成为宁德时代最好的上市融资目的地。其实,作为宁德时代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创新航和瑞浦兰等钧都已经完成了在港股的上市。综合各种因素来看,宁德时代也没有理由错过香港市场。

△作为宁德时代主要竞争对手,中创新航已经完成了在港股的上市

不过,宁德时代赴港融资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在美联储持续维持高息的情况下,全球美元都回流美国,这就使得港股估值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宁德时代在港股50亿美元的融资计划能否达成,有待进一步观察。悲观来看,如果美国国内通胀短期无法得到缓解,美联储继续维持高基准利率,那么港股市盈率也将普遍承压,宁德时代未来的股价也不免会受到牵连。

海外市场的前景广阔吗?

根据韩国三大电池企业(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公布的财报来看,这三家巨头在2024年第四季度录得了高达8,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3亿元)的营业亏损。其中,这不可否认有韩国电池企业更多专注三元锂电而忽视了当下更受车企青睐的磷酸铁锂电池的缘故。但导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自2023年下半年起,欧美市场电动车需求量显著下滑。2024年第三季度,LG新能源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只有60%,同比大幅滑落至13%;而SK On的产能利用率更是从95%暴跌至46%。电动车当下依然需要依靠政策扶持来拉动消费,在特朗普政府取消拜登时期的电动车补贴,以及像德国、瑞典等欧洲主要国家电动车补贴终止或者滑坡的大背景下,宁德时代在海外业务的前景可能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好。

△韩国三大电池企业在去年第四季度出现了大幅营业亏损

所以,对于宁德时代来说,其实相比于扩张海外业务,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找到企业的第二发展曲线更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在传统的锂电池之外,宁德时代也在推动成本更低的钠离子电池项目,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效果来看,钠离子电池依然尚未成为市场的主流。此外,宁德时代还涉足了换电业务,发布了巧克力换电电池;同时宁德时代还有自己的滑板底盘业务。但这些暂时还未成为推动宁德时代业绩增长的新动力,而且市场反响也并不热烈。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领域这一热门领域并不积极。宁德时代的高管在多个场合都直指全固态电池当下技术并不成熟,成本依然非常高昂,未来几年内全固态电池都难以真正实现商业化部署。未来一旦其他企业在固态电池实现了重大突破,那么宁德时代在锂电池领域积累的优势可能会被大幅削弱。

△全固态电池是宁德时代面临的一大技术挑战

点评

布局海外市场的难度远远大于经营国内市场。除了需要考虑电池自身的风险外,还有很多其他包括地缘政治在内的因素需要宁德时代去考虑。例如,上汽此前无论是在投资韩国双龙,还是自己苦心经营的印度公司,最终都铩羽而归,就足以证明在海外市场面临的挑战还是很多的。当前,在产品力、市场号召力以及性价比等多个维度上,宁德时代的确到了走出去甚至是大步走出去的时候,但是在海外经营远不止有这几个维度。宁德时代尚要全面提升全球竞争力,最好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不断巩固并扩大技术等优势才是上上策。尤其是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宁德时代需要更加小心,否则宁王的地位将有可能被颠覆,就像ChatGPT以及整个的硅谷人工智能被DeepSeek暴击那样。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原文标题 : 赴港上市加快海外布局,宁王如何带领电池行业消化产能过剩?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