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惠州首富卖电池,年入40亿

2025-04-23 10:01
侃见财经
关注

锂电、储能行业的寒冬还未结束。逆周期扩张的企业,已遭到了“惩罚”。

随着拐点将至,行业的头部企业有望率先跑完“长夜”。

4月18日,锂电龙头企业亿纬锂能发布了2024年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亿纬锂能实现营收486.15亿元,同比下降0.35%;实现净利润40.76亿元,同比增长0.63%;扣非净利润为31.62亿,同比增长14.76%。

图片

面对这份稳定的业绩,亿纬锂能称, 2024 年公司紧紧围绕“精耕细作、颗粒归仓”和“质量年”的经营策略,全面推进满产满销、市占率提升等重要经营目标的达成。

同时,亿纬锂能还公布了分红计划。

公告内容显示,亿纬锂能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据悉,亿纬锂能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分红已超过2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亿纬锂能计提信用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9.57亿元。据悉,这是近十年以来,亿纬锂能首次业绩增长为负。

整体来看,锂电板块虽然整体承压,但是表现还算亮眼,以宁德时代为例,其2024年实现营收3620.13亿元,同比下滑9.70%;实现净利润为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比亚迪则实现营收7771.02亿元,同比增长29.02%;实现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从锂电池头部企业整体表现来看,亿纬锂能表现并不算出众,只能算中规中矩。

股价方面,亿纬锂能表现依旧不算乐观,如果从最高位算起,其最大跌幅超过了70%,市值蒸发超过了2250亿元。如果从年内算起,亿纬锂能跌幅仍超过了14%。目前,亿纬锂能市值已跌破千亿关口,总市值仅为817亿元。

受股价下跌影响,刘金成、骆锦红夫妇身价也大幅下滑。根据胡润百富榜数据显示,刘金成、骆锦红夫妇身价2024年身价为330亿元,排名第135名,同比下降43名。若跟2021年最高位695亿元身价相比,其身价缩水超过365亿元。

惠州首富刘金成

资料显示,亿纬锂能实际控制人刘金成出生于1964年。

1999年,刘金成就职惠州德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任副总经理职位。锂电行业的经历让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01年,刘金成成立惠州晋达电子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正是亿纬锂能的前身。踩中移动通信的浪潮,刘金成小灵通电池就卖出了2000多万块。

科技的发展以及在行业里技术的积淀,刘金成很快意识到了小灵通的局限性,因此他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锂电池的研发上,正是因为这一决定,才有了亿纬锂能后来的上市。

2009年,亿纬锂能登陆创业板。作为首期登陆创业板的公司之一,巅峰时期全国5亿多电表,有4亿多用的就是亿纬锂能的电池。

独到的眼光加上对行业精准的预判,刘金成成为电池行业的“常青树”。

图片

2014年,因为购买特斯拉汽车的缘故,刘金成下定决心进入动力电池领域,由此其也将亿纬锂能带入了新的阶段。

行业内的持续深耕,让刘金成对于行业周期相对比较敏感,而他给出的策略就是企业多元化发展,但是他的多元也并非盲目跨界,而是在电池行业内延伸。

受行业周期性影响,亿纬锂能的影响则相对没有那么剧烈。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亿纬锂能的营收分别为363.04亿元、487.84亿元以及486.1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5.09亿元、40.50亿元以及40.76亿元。

从财报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实际上2023年亿纬锂能的业绩增速就已经明显放缓,但到了2024年,其业绩并未出现断崖式的下滑,而是在高位缓跌。

从营收结构来看,营收板块的攻防转换,也给亿纬锂能带来足够的缓冲。从收入结构来看,亿纬锂能收入一共分为三块分别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

根据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亿纬锂能的动力电池营收占比为39.43%,储能电池营收占比39.14%,消费电池营收占比为21.23%。按照地区划分,其境内收入占比为75.75%,境外营收占比为24.25%。

另外,2024年亿纬锂能的储能业务则实现了大爆发。财报显示,亿纬锂能与国际国内一线新能源企业达成合作,全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达50.45GWh,同比增幅达91.90%,毛利率大增14个百分点。公司研发的Mr.Big储能专用大方形电池已在荆门工厂率先量产,整体来看,储能业务已经成为亿纬锂能新的增长点,其营收基本上已经追平动力电池业务。

据机构统计,亿纬锂能储能电芯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二位。亿纬锂能方面称:“2024年,公司储能产能大概是50GWh,2025年投产大概可以新增20GWh。”

在这种背景下,尽管亿纬锂能业绩放缓,但是其已经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2025年其股价跌幅为14.44%,而宁德时代年内跌幅则达到了14.85%。

根据胡润百富榜显示,2024年刘金成、骆锦红夫妇仍以330亿身价,位列135位,其依旧坐稳惠州首富的宝座。

拐点将至

储能业务的补缺,让亿纬锂能免遭暴击。

值得注意的是,亿纬锂能的多元化进程还在加快。亿纬锂能表示,其正在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在BBU数据中心备电、eVTOL、无人机及其他飞行器等应用市场,其与头部客户已建立产品开发合作关系。

相关资料显示,亿纬锂能在机器人领域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产品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涵盖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电池等。据悉,亿纬锂能已向部分客户完成样品交付和组装。

面对行业的内卷,亿纬锂能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多元化以及出海。

资料显示,2022年,亿纬锂能拟斥资不超过4.2亿美元,在马来西亚购地,建设圆柱锂电池项目;2023年,亿纬锂能则计划投资不超过99.7亿元人民币,在匈牙利买地,建设45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制造动力电池。这一年,亿纬锂能还牵手戴姆勒卡车、帕卡及康明斯三家公司,拟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年产能为21GWh,服务北美重卡市场。

图片

刘金成曾表示,挑战可能比机会大,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去年三月,刘金成也曾呼吁,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电池行业没必要再打价格战。

他称,动力电池行业内卷是没有前途的,应该回归到这个行业最本质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要去提高技术和质量水平。他还认为,要重视技术迭代,这才是最关键的。

在他的掌舵下,亿纬锂能储能电池正在超越动力电池业务,成为其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从财报数据来看,亿纬锂能的增长引擎已完成“二次换挡”。

另外,从整体来看,亿纬锂能整体拐点已经来临,根据财报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亿纬锂能实现营业收入145.65亿元,同比上升9.89%;归母净利润8.87亿元,同比上升41.73%;扣非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上升10.30%。

其财报发布之后,中金公司发布研报称,亿纬锂能减值影响4Q24表观利润,动力业务毛利率改善显著,2024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因此维持公司“跑赢行业”评级。

国金证券则发布研报称,公司储能、消费电池保持满产满销,持续份额扩张,动力电池放量盈利显著修复,看好公司2025年整体量利齐升,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原文标题 : 惠州首富卖电池,年入40亿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